05 在现实与虚拟之间
我是本周轮值的大瑶,有听过《Vol. 71 在写信中迎接「我」的降临》那一期播客的朋友应该知道——我其实是收信爱好者,写过的信只有寥寥几封,更不曾用写信这种看似私人的方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、所思所想分享给如此多的人。如果读来奇怪,还请多包涵。
自由小报:
1、本周四「坏世界·好工作」系列又更新啦!这次我们看成熟职场人小林如何在平静的水面下投掷一颗石子,打开通向专属自己的发光的房间。点击收听:《Vol.74 戒掉月薪,老二纵身跳上位|坏世界·好工作》;
2、我们还在持续更新「坏世界·好工作」系列的文字版哦!第一期:《好工作就像鬼,只听过没见过;第二期:《宁做真学渣,不做伪学霸!》;
3、如果你也很喜欢写信并且想给我们写信也十分欢迎!可以发往:sysdpodcast@163.com
4、今年【自由人Libero】想走出北京,在其他城市与大家肉身相见。欢迎感兴趣和我们一起举行线下活动的品牌方和场地空间添加微信【YI-Koala】和我们聊聊。没有成熟的想法也没关系,我们期待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。
To 未曾谋面的自由人们,
我是大瑶。
最近看到了很多关于ChatGPT的很有趣的帖子,有人在记录自己和ChatGPT“恋爱”的过程,有人说ChatGPT比一些心理咨询师更懂得共情,更有很多人说解除了回答限制的ChatGPT最想做的事是“毁灭人类”。从秦始皇陵的兵马俑,到现如今的ChatGPT,从外在形象到“交谈”方式,人们好像对于将非人的事物“拟人化”有着永恒的热情。然而陶俑陪葬“解放”了人的性命,AI的发展却让人类感到了恐慌。这些现象以及恐慌似乎都指向了同一件事——人们认为AI拥有了“灵魂”,似乎它已经具备了独立的思想,以及爱与感同身受的能力。
ChatGPT知无不言,却不会主动发起话题,它只是基于一定长度的文字给出了概率上最合理的回答而已。但正因如此,它的回答是“紧紧贴着”我们所讲述的内容的,这让我们感觉“被看见”,进而激起更多情绪上的涟漪。我们被牵动的情绪是真实的,但这份真实只属于自己,无关乎AI。相比于AI的步步紧跟,人与人的相处则更多了一些随机性。我们带着各自的主观经验而来,对我而言开心的事,可能对于其他人却是悲伤的。有你的也有我的,情感的流动是双向的。记忆也并非线性和持续的,虽然“遗忘”大量的细节,却也将印象最深的场景留在大脑中。有轻重、有取舍,我们对于世界的态度也在无数的选择中涌现出来,成为了独一无二的自己。
尽管关系本身只是一种牵念,即便脱离了具体的人也可以存在。但我所渴望的关系中,除了牵念,或许还有一丝对亲密的向往吧。因此对于与AI的这种虚拟的关系,我内心深处总有一丝隐隐的排斥。然而现代人在空间上的隔离以及情感上的孤独,让我们内心缺少了稳定的支撑。强调效率、强调正确,这些所谓理性的声音也让我们丧失了爱与亲密的能力。当外界不接纳我们的独特,只想同化我们的行为;只需要我们的躯壳,而拒绝我们的思想的时候,似乎也不难解释为什么我们会将无处安放的内心投射到能“看见”我们的AI身上这件事。
但是被肯定、被看见,只是建立关系的第一步。最近学习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反复被提及的一句话:“共情不是一种技术,而是一种自然地流露。”AI所展现的共情或许就是技术上的共情——一味地被紧贴,只会让人沉溺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中。即便AI可以罗列出无数关于爱的定义,但那也只是定义而已。我所期望的“接纳与碰撞共存的亲密感”,那种虽难言喻,但身处其中却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安心,是不懂何为共情、不懂何为爱的AI所无法给予的。(此处表白团队的伙伴们,还有我的闺蜜以及最近熟络起来的几位一起学习心理咨询的同学)
至于被取代的恐惧——在我看来,人的工具性会被取代,但人不会。比起去和AI比拼谁是更好用的工具,保有人性,或许是更好的选择。两百年前,摄影的发明取代了绘画的纪实功能,绘画却因此转向了情感和思想的表达,理解一幅画离不开对画家个人经历、思想的了解。如今AI的发展,或许能够替代的,也只有摄影中形式美的部分,而照片背后的故事、拍下照片时的感受才是独一无二的记忆和价值。正如千百年来反复发生的事情一样:用一套统一的逻辑,只会让世界陷入内卷当中,难以为继。差异、多元才是对抗内卷的出路,而多元正是建立在我们独一无二的态度上的。
碎碎念了半天,AI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取代人类?AI与人类之间会演变成什么关系?我们还需要真实的关系吗?我没有办法从技术上给出预测,只能进行一些浪漫的想象。未来究竟会如何,一方面我们只能边走边看,另一方面,或许更多的想象力也会将我们导向不一样的未来。
既然此刻依然觉得真实的关系不可或缺,那就让我们多创造一些见面的机会吧!——去到更多的地方,见到更多的自由人们也是我们今年的期待之一。
所以,正在读这封信的你,对自由人的线下活动有任何的想象以及期待,都可以给我们,一起创造独一无二的记忆。因为更多的想象力,会让我们迎来更加期待的未来。
ps.今日与闺蜜在公园愉快交谈了一天,心满意足回到家中,更加确信人与人之间需要真实和具体的连结。
最后附上明霞姐前两天分享给我们的一首小诗(出处不详)
如果人类都千篇一律
一个人看天,人人都看天
一个人走路,人人都走路
一个人鼓掌,人人都鼓掌
一个人哭,人人都哭
一个人笑,人人都笑
一个人想爱一个人
却发现无人可爱
2023.04.15,大瑶写于北京家中